综合经济篇
我国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资金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
陈世民《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6
我国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筹资研究
陈世民《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我国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运营管理分析
陈世民《公益时报》2012年9月11日
美国智库发展的内外驱动力
夏春海 王力《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人民币升值何时休?
步艳红《银行家》2012年第4期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中“热钱”规模的测算
步艳红《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战略研究》2011年第10期
对于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效应分析和政策建议
步艳红《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
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的改革创新研究
兰邦华《经济管理》2012年第12期
快速再融资制度:国际经验与借鉴思考
兰邦华《证券时报》2012年10月19日
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被否决原因的特点分析
兰邦华《证券时报》2012年10月16日
地方政府如何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
兰邦华 第八届地方政府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宣读论文
从美国大选看商品价格走势
李刚《上海证券时报》2012年5月15日
大商品价格调整推动国内资金面持续宽松
李刚《上海证券报》2012年5月18日
中国货币条件指数的构建及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李刚 李放 《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2期
金融监管篇
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刍议
叶建勋《金融时报》2012年9月10日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及内涵
叶建勋《浙江金融》2012年第7期
金融消费者的征信权利保护
叶建勋《征信》2012年第4期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六项基本原则及其启示
叶建勋《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15日
域外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及其借鉴
叶建勋《中国金融》2012年第19期
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框架性思考
叶建勋《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15日
金融机构薪酬机制监管改革的国际进展及其启示
王宏玮 王 飞《银行家》2012年第2期
银行管理篇
银行理财市场的现状、风险及监管对策
——以上海为例
王 飞《银行家》2011年第11期
“稳增长”调控使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王飞 郑弘《银行家》2012年第7期
银行跨境风险监管改革的国际趋向及对策建议
王 飞 何泫妮《南方金融》2012年第2期
基于RAROC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定价的比较优势研究
周颖辉《中国金融》2012年第20期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
周颖辉 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11年年会会议宣读论文
基于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的邮储银行发展
周颖辉《金融经济》2012年第2期
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周颖辉《金融会计》2012年第11期
区域金融篇
当前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向东明《银行家》2011年第11期
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的目标定位、主要机遇与对策研究
向东明 特华博士后工作站相关课题阶段性成果
我国金融中心的评价与预测
向东明 特华博士后工作站相关课题阶段性成果
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失败案例研究
向东明 特华博士后工作站相关课题阶段性成果
北京发展首都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挑战
向东明 孟杨《成功》2012年第5期
信托信用篇
养老信托业务的国际比较研究
郑则鹏 邓慧博《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年第3期
我国养老信托运营的监管制度研究
郑则鹏《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年第4期
标准普尔与美国政府“叫板”的策略分析
蒋来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对地方债进行信用评级的可行性辨析
蒋来用《中国财政》2012年第12期
三大评级机构的发展之路
蒋来用《银行家》2012年第5期
商品调整推动推动信用利差继续收窄
李刚《金融时报》2012年6月21日
从欧债危机看主权债务评级和金融市场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李刚《银行家》2012年第3期
保险市场篇
台湾银保专业化评鉴
张领伟《中国金融》2011年第16期
保险销售误导:信息不完全下的博弈
张领伟 任军伟《金融时报》2012年2月2日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顶层设计
张领伟《中国金融》2012年第7期
销售渠道专业化探路
张领伟《金融时报》2012年04月25日